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今年书读少了
查看: 2166|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书读少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0-12-14 0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16 19:29 编辑

促织鸣,懒妇惊。
临近年末了,掐指一算,今年读了73本书。少了!少了!少了!三房太太众口一词。
所以要努力哦,抓紧这剩下的十几天哦。
岁月不待人,努力加餐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0-12-16 19:0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殷海光一直是跟胡适一伙的,是“五四”的先锋,主张全盘西化,所以他怼徐复观。徐复观在台湾举步维艰,学界排挤徐复观,特务组织暗中通气所有的大学,不需聘请徐先生讲儒家文化,这就断了徐先生的生路,饭碗要被砸了。他只好去香港。但殷海光跟徐复观隔空相怼,互不相让,双方火力都很足。殷海光有两大弟子:林毓生、张灏,都在美国的大学里任教,他们精通西方文化,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从本质上知道西方文化是怎么回事。让殷海光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两大弟子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但两大弟子对待恩师的方法很特别,就是不断地把西方最新的理论介绍给殷海光,让殷海光自己去判断、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谬误。殷海光在临死之际,终于明白了全盘西化的荒谬,对王阳明的儒学有了新认识。“朝闻道,夕死可也”,他最后总算是又回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12-16 19: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0 17:47 编辑

林毓生给徐复观的信对胡适的评价:

图片为什么传不上来,很小的图片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12-20 17: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12-20 19:4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0 19:54 编辑

剪刀诗

有意头相磕,无情两腿开。
中间拴已定,长短任教来。

哈哈!这诗有意思吧?最高明的是他的言外之意。人人都懂,但都不说出来,只能会心,一笑。
这样幽默风趣滑稽的打油诗在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杂纂醒睡编》[明]不著撰人。
我看这个本子是内阁文库本,这个本子有一些问题,一个是不是很清晰,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有很多页错行,这就很麻烦。还有一个本子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朋友正在给弄,现在还没到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12-20 19:5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0 19:52 编辑

再打一首:

张果老倒骑驴诗

堪叹世间人,无如这老汉。
不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

它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这世间的很多事,都需回头看一看,那将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感触,另一个风景。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12-21 09: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早晨起来,吃完饺子,一口气翻完了这本45页的小册子《古话正误》,真个是把人笑死!
这本民国出版的小册子很有意思,就是把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作者群体认为“错误”的106条俗语,分成了12类,逐条辨析,并且全部附上对应的作者群认为“正确”的改造货。想来那个时代离现在已经很远了,但其中的很多俗语却明明是反着再说现在的世界,世界之荒诞往往会通过既往的历史来反复印证,这就是读以前的书滑稽而又好玩之处。
今天,这个冬至,这个来自民国的小册子,确实给我带了快乐。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2-21 09:3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1 09:46 编辑

这个被称为“误”的俗语看起来很面熟啊,好像万恶的米国人过的就是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攒钱的生活,所以,按此说法,他们不是“狗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12-21 09:3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1 09:54 编辑

现在想来,这个“正”似乎又不正,现在当老牛的哪有时间去寺庙里磕头?进庙就磕头的很多都是驱使别人当老牛的,是不会一辈子当老牛的。一辈子当老牛的没时间去寺庙磕头,去寺庙磕头的大都不是一辈子当老牛的,这天现在看来,荒诞且有喜感!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12-21 09:3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1 10:00 编辑

这条俗语,我家乡的老人至今还在对孩子说。被改过的了无生趣,乏味无比。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12-21 10: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最后打上个好玩的。大实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12-21 10:17 |只看该作者
有趣有趣。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12-21 10:20 |只看该作者
从哪儿淘换来的这些古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12-21 10:20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为什么我一直以为你是小月月?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12-21 13:0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12-21 10:20
还有,为什么我一直以为你是小月月?

我只熟悉我自己帖子里自己写的东西,帖子外的一概不知道。你肯定认错人了,我就这一身衣服,并且很少上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12-21 13:0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12-21 10:20
从哪儿淘换来的这些古书?

有的是自己的书,有的是从国外图书馆搞来的电子版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12-21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一年看七十多本,都是什么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12-21 19:49 |只看该作者
还有,现在能淘到这种古书,很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12-21 20:2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12-21 10:20
还有,为什么我一直以为你是小月月?


不像小月月,开始我跟风吹说是刘备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12-26 19: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2-21 19:49
还有,现在能淘到这种古书,很厉害。

也就这点兴趣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12-26 19:0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20-12-21 20:22
不像小月月,开始我跟风吹说是刘备来了

要戴上眼镜看仔细啊,我说过了,就这一身衣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0-12-26 19:1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6 19:16 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半年,《农光》杂志向全国的读者发出了一个倡议,让大家都写写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的过年风俗,要在这个刊物的最后一期,也就是第6期赶上过年前出版发行。倡议发出后,收到了很多投稿,除了极少几个偏远省份,基本各省都有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作者,水平不一,更要命的是,很多叙述都用了方言,这让编辑这本刊物的编辑很头疼,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懂作者在说什么,最后他们决定,原样刊出。就是这个编辑这一个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将近百年前各省的过年风俗,方言土语都在里面,原汁原味,保留住了这一过年各地民族风俗珍贵的一页。这本80多页的小册子,信息量极大,没有作者投稿的几个省份,编辑都从《中华全国风俗志》辑录出了这些省份过年的风俗,也算得上是一部中国过年风俗的小型百科全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12-26 19: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山东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12-26 19: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6 19:26 编辑

湖北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12-26 20:1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中午跟县卫生局一个堂兄吃饭,他说县的所有公务员已经拖欠4个月工资不发了,现在天天开会、学习、填表格。八月十五前曾经拖欠了3个月,被老干部告到市里,八月十五前一天总算补发了。但一直到现在,再也没见到工资的影子。几十年前梁漱溟先生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看来,仍然不怎么好。拖欠公务员工资,就是政府的失信啊,政府都当起了老赖,怎么能要求别人讲诚信呢。我突然想到徐复观跟梁漱溟的联系——通过王阳明的心学在勾连。想起了我十几年前买到的这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于是找出来把梁漱溟说王阳明这一个章节又细细读了一遍,看到了新儒家铺展开来的那条清晰之路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12-26 20: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6 20:15 编辑

希望跟着王阳明走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12-28 12:1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0-12-28 12:25 编辑

上午给北方的一个刊物发了个伊妹儿,这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主动向刊物投东西,看了看,感觉有点意思,隐去一些关键词,发上来,博一乐。这个伊妹儿我取了个标题,复制如下:

终于没忍住笑出声来

年底了,想起了把这套刊物读一读。当我看到2020年《×××××》第一期打头韩××先生也在写《文史研究的方法》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摘下口罩笑一笑了,而当我认真看完《文史研究的方法》后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我不是说不好,而是只想哈哈大笑。当我看到2020年《×××××》第一期、第二期连续两期有关高龄爸爸冉××以自己小龄儿子为主角的童书的推介、赞许或曰讲话记录时,我的大笑已经到了让我咳嗽的程度了,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冉××先生80岁再新婚,再有一个很小龄的儿子,一个更加高龄的爸爸是不是还会写出来比现在更加细腻、更加精彩的童书?请不要把我这样的话当做对名人的不敬,而是此时此刻我真心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这对冉先生来说似乎是一个恶意的玩笑。我还是忍不住用口罩遮住了我这张脸,因为我发现,我刚才的大笑已经让它变形了,变得不像是一张脸了;而我,尽管很丑,但是一个在乎脸面的人。我知道这对我身体不好,我必须打住了,必须暂时停止对这个我订阅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叫做《×××××》刊物的阅读了。我知道适当大笑有益健康,但我更知道,何××先生在的那个《×××××》已经远远而去了。已经有几年不读这个刊物了,但一直订着,舍不得丢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是我很敬重的何××先生生前向我推荐的。此时想把何先生跟我的通信再看一看,但又不知道那些信件放在哪个地方去了。很多年来一直不想说话,即使何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时候,想在贵刊说几句话,最后也是盯着屏幕半天,最后选择放弃。今天竟然忍不住说话了,但很快又感觉索然无味了。时间在一天一天过去,每个人都在奔向他的暮年,一个刊物也是如此。如何让其奔向大众,融入大众这个海洋,而非越来越小众,小众到只是一个圈、一个群,这是个问题,也必须是个问题。好与叫好,其实就是台上与台下,台上的戏好不好,要看观众的反应。观众有多有少,这跟戏台设在哪里有关。一个人做人为文,要有自知,有了自知,就知道自己能推多重的磨,那样实在、瓷实;如果不自知,那早晚早晚、早早晚晚,是要成为笑柄的。其实我没说什么,也就是一点感受,还是小小的、几乎是无声的。此刻我又咳嗽起来,权当一个病人的呓语而已,我姑妄言之,您(《×××××》)也姑妄听之。

另:第一期那个叫做“×××”的人,你们还是给他留些脸面,别拿他开涮了;就他写的那种东西,真不知道他是穿越时空从哪个地道里爬出来的,那样的用词文风格调,实在是太丢人了!给他裆丢脸!吃体制的脑壳坏到了这种程度,还自我感觉如此之好,闻所未闻,可入外史。

201228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0-12-28 15: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仰视之,老人家。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0-12-28 22:1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跨过鸭绿江》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改了一个字:“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别小看这改动的一个字哦,有现实意义了。两个国家的对抗,不能退缩,勇者胜!川建国同志要注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0-12-29 10:50 |只看该作者
你来这里啦!欢迎,我在榕树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