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行摄天下 关于初学摄影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查看: 23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初学摄影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30 14: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7-30 14:12 编辑

摄影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艺术,入门很容易,买个相机放在自动挡都能拍出曝光准确、图像清晰的照片。但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光圈是什么?快门是什么?除了自动挡,你能用手动挡拍出优秀的照片吗?相机怎么设置?镜头怎样选择?

这里开这样一个帖子,将陆续解答有关摄影的一些基础问题。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来,我尽自己所能答复大家。

也欢迎高手批评指正,一起讨论。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30 14: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7-30 14:11 编辑

先来点开胃小菜,说几个名词:

1、 什么是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感光度标准。以前的感光度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德国DIN制和美国的ASA制,两种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21DIN等于ASA100。后全部同一为ISO制。ISO制与美国ASA制完全相同。一般相机最低ISO为100。

2、什么是色温
    色温是指色彩冷、暖的倾向。熟悉绘画的朋友知道,偏向红色、黄色的色彩称之为暖色;偏向蓝色、青色的色彩称之为冷色。色温的计量单位是开尔文,简称K。
    计量标准是这样得来的:将一铁块置于火中,随着温度的上升,铁块由黑逐渐变红,继续加温,由红变黄、由黄变白,由白变为蓝白。在铁块颜色变化的各个阶段,计量当时的温度,取得的数值,就是K。由此得知偏红、偏黄的颜色色温是比较低的,而偏蓝、偏青的颜色色温是比较高的。
    一般情况下白炽灯的色温大约在3200K左右,蓝天在6500K左右。色温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

3、 什么是像素
    像素是组成数码照片的最小单位,像素越高,照片越大。现在全幅数码相机的像素已经达到6200万,中画幅的数码机就更高了,达到了一亿。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数字还在提高。但过高的像素会使文件越来越大,对于摄影爱好者实际意义不大。

4、 关于画幅大小
画幅就是相机感应器的尺寸,感应器就是相机接受镜头摄取的图像的承载体,相当与胶片机里面的胶卷。除去卡片机,我们常用的数码相机有全画幅、APS-C画幅两种,全画幅是指135胶片的尺寸,即24×36mm。APS-C简称C画幅是小于全画幅的感应器尺寸,各厂家不大一样,一般是23×15mm左右。佳能还有APS-H画幅,比C画大一些。还有中画幅,富士和哈苏都是44×33mm,飞思要更大一点。

            再说说相机的设置,新买来相机,我劝大家一定要认真看说明书,在使用中反复看,把那些功能都记住。
    相机感光度一般设置为ISO100,可以保证较小的噪点。根据拍摄环境的亮度调整,光线暗就要往高处调,但越高照片的噪点就会越大。
    图片质量的设置:如果只是拍点纪念照,可以设置为最大的JPG格式,以保证画质。
    如果想有更高要求,就要设置为RAW(佳能)、或NEF(尼康),RAW格式非常好,给后期调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且所有的调整都是可逆的。缺点就是占用存储卡的空间比较大。
    色温的设置:可设置为自动,RAW可以在后期调整,如果拍摄JPG格式的照片就要注意随时调整色温了,因为JPG格式后期调整色温比较麻烦。
    拍摄模式的设置:可选择全自动(即绿色方块),这个功能就是除了构图、变焦、对焦,其他的相机都替您做主了。
    还可以选择P档,这个功能就是除了光圈和快门速度由相机控制,其他的您可以自己设置。
    如果您对景深有要求,想拍点背景虚化的人像或者拍点前后都清楚的风景,您就可以选择A档,也叫光圈优先,然后自己调整光圈,由相机决定快门速度;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30 14: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7-31 11:07 编辑

刚才检查了一下,还有一个“白平衡”没有说,其实白平衡就是色温的另一个说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各种不同色温的光线下怎样做到正确地还原白色物体。换句话说就是把白色的东西拍成白的。只要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自然就正确了。
白平衡的调整与上文说到的色温正好相反,数值越大色温越低,颜色越偏黄;数值越小色温越高,颜色越偏蓝。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30 15:57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开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30 18:57 |只看该作者
先学为快。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31 10:24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说到相机成像原理,原来是想先讲一讲的,但这个有点纯理论,对初学的朋友用处不大,就准备先放一放。
先讲一讲光圈吧。

什么是光圈?
    今天是第一讲,说说光圈。
    一说到这个问题,初学的朋友就会问:光圈在哪里?其实光圈就是镜头里那一圈可以变大变小,可以调节镜头进光量的叶片。以前胶片时代的镜头都有一个光圈环,上面有刻度,转动光圈环就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现在的数码相机很多都取消了镜头上的光圈环,改为在机身上的液晶屏调节,这一点请初学的朋友注意。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31 10: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7-31 10:28 编辑

但你知道光圈除了能调节镜头进光量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吗?调节光圈的那些数字2.8、4、5.6、8、11等等都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是2.8,4,5.6,8,11,而不是1,2,3,4呢?
光圈的基本概念是:光圈是限制成像时光束大小和形状的装置,由一组光圈叶片共同组成了一个可以通过成像光线的光孔,这个光孔与镜头的主轴垂直,光孔中心位于镜头的主轴上。通过机械或电子装置控制叶片,改变光孔大小,所以光圈还可以叫可变光阑。
想搞清楚光圈的原理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相对孔径。
     相对孔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在选择镜头时常常提到F2.8、F4等数据,就是指该镜头的相对孔径。有人把这个简单地说成是镜头的最大光圈,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但这是外行话,是不严谨的。
    什么是镜头的相对孔径呢?指的就是该镜头的入射光瞳与焦距之比。
    什么是入射光瞳呢?
     在最大光圈的前提下,从镜头后方,也就是安装在机身的一方,通过一个针孔向镜头发射一束与镜头同轴的平行光束,这时在镜头前方,也就是拍摄时对着物体的一方,放置一块毛玻璃,在毛玻璃上面会形成圆形光斑,这个光斑就是该镜头的入射光瞳,该光斑的直径与镜头焦距的比值,就是这个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这是比较学院派的说法,一般的爱好者也很难办到,比较简便的方法是从镜头后部透过镜片观察,光圈开到最大,你所看到的就是最大入射光瞳直径。
     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一般标示在镜头的前镜片压圈上或镜头外圆周上,并与焦距值标示在一起。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把最大相对孔径化简为分子是1的比例数。例如标示为1:1.2或f/1.2时,即标示该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为1:1.2。其中1为光瞳直径,1.2为镜头焦距。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31 10:29 |只看该作者
镜头相对孔径的大小,决定着景物的光线在通过镜头时光通量的大小,也就决定着像平面处受到的照度的高低。相对孔径的大小所引起的像平面处照度的变化,可用“房间里窗户与被照射的墙壁”来比喻,入射光瞳的直径好比窗户的大小,镜头的焦距好比房间的深浅,显然,窗户越大,房间越浅,墙壁就越明亮。
    下面该说到光圈了,先说光圈系数,什么是光圈系数呢,简单地说,相对孔径的倒数就是光圈系数,如上面说的1:1.2的镜头,数值是1/1.2,倒数就是1.2,所以它的最大光圈就是1.2,也称F1.2。
那么1.2与后面的2、2.8、4、5.6等数值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通过计算得知,圆的直径每增大根号2倍(既1.4142136倍),则该圆的面积就增大一倍。作用于镜头上,通光量增加一倍,反之,圆的直径每减小1/根号2倍,则圆的面积就减小为原来的1/2,通光量也就减少一半。
    根据计算结果,于是获得了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f制光圈系数的系列:0.25,0.35,0.5,0.7,1,1.4,2,2.8,4,5.6,8,11,16,22,32,45,64,90。
这些数字其实很多都是小数点后面有很多位,为了便于刻在镜头上,就简化成了这些数字。
     f制光圈的特点是:相邻两档光圈系数之间在数值上相差根号2倍,曝光量相差一级,光圈系数的数值越大,光孔反而开的越小,镜头的照度也就越小;光圈系数的数值越小,光孔反而开的越大,镜头的照度也就越大。光圈系数每增大一级,像场(成像平面)的照度就减少一倍;光圈系数每减小一级,像场的照度就增加一倍,如f8就比f5.6的像场照度减少一倍。反之f5.6就比f8的像场照度增加一倍。
     有了f制系数,镜头的设计就有了标准,在f制光圈的镜头中,无论是碗口般粗细的长焦大炮,还是镜片只有指甲般大小的小型镜头,在同一光圈系数下,他们的通光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成像平面所受到的照度是一致的。
某些镜头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其最大光圈系数不是f制光圈系数系列中的数值,那么该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和相邻的光圈系数之间的曝光量就肯定小于一级。如1:1.2,1:1.8,1:3.5等,与相邻的1.4,2,4之间的曝光量都要小于一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31 10:32 |只看该作者
以上讲的是光圈在调整镜头进光量方面的作用和f数的原理,下面讲一下光圈的另一个作用:
改善镜头的成像质量。
    我们知道,镜头的设计非常复杂,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选用什么样的光学玻璃,采用什么样的光学结构,用几组几片透镜等,最重要的是要面临各种各样需要克服的像差。
     世界上完美的镜头是没有的,每个镜头都是各种像差妥协的结果,最著名的六大像差:球差、慧差、像散、色散、像场弯曲、畸变,是横在镜头设计者面前最大的难题。要克服这六大像差就要在镜头结构,透镜曲率,光学材料上下功夫,但纠正这些像差很不容易,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克服了球差,色散严重了,克服了色散,又出现了慧差。而且口径越大的镜头越难以纠正,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以及采用萤石、超低色散玻璃等特殊材料以及使用非球面镜片,并且还要在镀膜上下很大功夫。这也是各种像差都校正的比较好的大口径镜头价格昂贵的原因。
    但是,即使校正的比较好的镜头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成像也不是很理想,因为在校正像差时往往以镜头中心为首先考虑的对象,镜头的边缘比起中心来残余像差相对多一些。
这时光圈就要发挥作用了,你可以缩小光圈,挡住存在较多像差的镜头边缘,不让边缘参与成像,从而大大地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那是不是光圈开的越小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光圈如果开的太小,光线就会在光圈叶片边缘产生衍射,造成成像质量下降。
所以每只镜头都有一个最佳光圈,这个最佳光圈是多少,每只镜头都不一样,这就要靠大家自己去试拍、测定了。要求用三脚架固定相机,采用同样的曝光量,用不同光圈拍摄同一景物,在电脑上放大至100%观察,从而确定该镜头的最佳光圈。如果不愿这么麻烦或要求不高,一般的情况下最大光圈缩小两到三档就可以了。根据个人经验,一般的镜头,光圈F8都是最佳影像。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31 1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7-31 10:38 编辑

下面讲光圈的第三个作用:
改变成像的景深
景深大家都知道,通俗地讲就是在影像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
光圈开的越大,景深就越浅;反之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这个可以从相机取景器里面清晰地看到)。知道了这个原理,大家就可以根据所拍对象及想要达到的效果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光圈了。
     一般来说拍人像选择大光圈,可以利用镜头的浅景深来突出主体,排除杂乱的背景干扰;拍风光则要用小光圈,利用镜头的大景深拍出近处和远处都清楚的片子。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如果创作时追求特殊效果,那就又当别论了。
     景深还有一个特点,焦点前后的景深是不一样的,后景深大于前景深,这个前后指的是面向相机而言。而且拍摄距离越近就越明显。在手动镜头时代可以利用这一点做超焦距拍摄,拍出从很近到无限远都清晰的照片。现在的自动镜头上的刻度太简单了,做超焦距有困难。不过可以作为选择焦点的参考,想拍出大景深的片子,把焦点放在哪里就要考虑这一点了。
    镜头的焦距对景深也有影响,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鱼眼镜头的景深是最大的。
    拍摄距离和景深也有关系:距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被摄物体越近,景深越浅。所以微距拍摄景深非常浅,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尽量不要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由于光波在通过小孔和狭窄缝隙时,有一部分光线会偏离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绕过障碍物进入阴影区,最后在像平面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由于存在光的衍射现象,如果我们拍摄时用了最小光圈,成像质会明显下降,不信大家可以测试一下。
    关于镜头的光圈就简单地讲这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如果我讲的这些对大家的拍摄能有一点点帮助,就算达到目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31 10:37 |只看该作者
今天先讲这些,下次讲讲快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31 14:37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25-7-31 10:37
今天先讲这些,下次讲讲快门。

认真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31 16:37 |只看该作者
我在认真听讲。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1 09: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季风 于 2025-8-1 10:01 编辑

关于快门
        谈完了光圈,咱们再来说说快门。
       摄影刚诞生的时候相机是没有快门的,那时的快门就是镜头盖,曝光时打开,曝光完毕盖上。有的人嫌开关镜头盖太麻烦,直接用帽子来代替镜头盖。因为那时的感光材料敏感度很低,曝光要很长时间,据说拍摄人像要有一个架子固定着被摄者,以免被摄者曝光时晃动,影响清晰度。我们在老电影里还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摄影师摘下镜头盖数数儿,数够了数把镜头盖盖上,完成曝光。
       随着感光材料的进步,敏感度越来越高,要求的曝光时间越来越短,镜头盖显然是不行了,于是速度更快的机械快门就应运而生了。
       现代的快门主要分两大类,镜间快门和焦点平面快门。(现在的数码卡片机和微单相机属于哪类快门,似乎都有点模糊,一般统称为电子快门,有的品牌,譬如佳能微单,在传感器前面有一个焦平面快门,而有的品牌,如索尼微单,传感器前面就没有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现在主要用在大画幅镜头上,还有一部分中画幅胶片相机也使用镜间快门,如哈苏的C系列镜头,玛米亚67系列镜头,双反相机全部是镜间快门。现在哈苏X系列数码相机的镜头也是用镜间快门,这在数码相机里应该算是孤例。
       早期不可换镜头的135相机也大多采用镜间快门。如国产的海鸥、东方等相机。
       镜间快门是由一组(一般是三片)钢片组成,装在镜头的镜组之间,利用开合的不同速度形成长短不一的曝光时间。
      镜间快门的优点:一是所有的快门速度都可以和闪光灯同步,不存在最高闪光同步快门。
                                        二是快门震动非常小,对于手持相机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拍摄影响比较小。
                                        三是声音小,适宜在比较安静,如剧院演出时拍摄。
      镜间快门的缺点:一、受机械结构的限制,最高速度较慢,只能达到500/1秒,使拍摄受到限制,尤其是体育等高速运动的题材。(现在哈苏X系列镜头的电子镜间快门可以达到2000/1秒)
                                        二、每只镜头都带有快门装置,加大了成本,而且互换镜头操作繁琐。

     焦点平面快门又称帘幕快门,是在相机的成像平面前面设两块帘幕,两块帘幕之间有可以调节宽度的缝隙,在曝光时,帘幕横向或纵向匀速扫过成像平面,实现感光材料曝光,由于两块帘幕之间可以通过调整实现不同宽度的缝隙,因而可以实现不同的曝光时长。
       帘幕是以多快的速度扫过焦平面的呢?现在各厂家都不说,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看过一个资料说是每秒2.5米。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技术上的进步使帘幕速度达到多少呢,还是个迷。
       早期帘幕是用丝绸加橡胶材料制成,横向运行。这种材料容易老化,而且快门速度最高只有2000/1秒。
       现代相机的焦平面快门都是金属材料制成,上下纵向运动。当年机械时代尼康FM2曾达到4000/1秒,是当时的最高速度。现在的电子快门已经达到8000/1秒,据说达到16000/1秒也不是问题,但已经没有实用意义了。
       帘幕快门的优点:一、可以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最高可达8000/1秒。对于体育摄影等需要高速抓拍的题材非常有利。
                                         二、只在机身上安装快门,而不必每只镜头都有快门,大大降低了镜头成本。而且镜头互换简单方便。
      帘幕快门的缺点:一、快门震动较大,在用较低的速度拍摄时,容易拍虚。
                                        二、快门声音比较大,不利于在安静的环境中偷拍。
                                        三、不能用高于相机指定的快门速度进行闪光摄影,由于帘幕快门是通过不同宽窄的缝隙扫过焦平面来实现不同的曝光间。而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极短,大大短于快门缝隙扫过整个焦平面的时间,所以最佳的闪光灯快门就要求帘幕的缝隙要大于成像窗口的宽度,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帘幕已经通过窗口,而后面的帘幕还没有到达窗口的时候触发闪光灯,在这个前提下,速度最快的那一档快门就是这个相机的闪光同步快门。如果使用高于这档快门的速度拍摄,就会出现照片局部没有曝光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闪光同步快门的速度也不断提高,由早期普遍采用的30/1秒、60/1秒提高到现在的200/1或250/1秒,但各品牌各型号的相机是不一样的,大家使用时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相机的闪光同步快门是多少,以免错过拍摄时机。
       影友们使用的数码单反现在全部是采用帘幕快门,而且都是金属纵走式,也就是上下运动的快门。为了提高速度,快门的叶片都做的非常薄,所以使用中千万不要触碰叶片,以免引起叶片变形。
      快门的速度:我们的数码单反上整档的快门速度一般是这样标示的:30〃、15〃、8〃、4〃、2〃、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从30〃到1〃是实际的秒数,从1〃往后的数字实际上都是快门时间的倒数,如60就是60/1秒,125是125/1秒,所以数字越大,也就是分母越大,曝光时间就越短。
每个整档的快门速度之间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如30/1秒就比60/1秒的曝光时间长一倍,60/1比125/1又长一倍,同时成像平面所受到的光照也增加一倍。
       机械时代的快门速度只能整档地调整,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进行1/2、1/3档的调整,大大方便了拍摄。
     快门的使用:拍摄时按快门要均匀用力,平稳按下,尤其是较慢的快门速度,一定要轻按,用力过猛会引起相机上下位移,影响清晰度。
       选用快门速度的倒数不要低于镜头焦距的数值,如100mm的镜头,要用125/1以上的速度,低于这个速度,最好上三脚架,手持拍摄就会发虚。现在相机和镜头都设计了防抖,可以在采用较低的速度时拍出清晰的照片,但任何防抖也比不了三脚架。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1 10:04 |只看该作者
下一节讨论曝光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1 12:38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数码单反是什么快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1 13: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纯粮小烧 于 2025-8-1 13:06 编辑

本人在用650mm镜头时,手持机时,ISO一般都定在640或80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1 13: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纯粮小烧 于 2025-8-1 13:04 编辑

太低了好像不行。也不知道是不是臂力不够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1 14:44 |只看该作者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8-1 12:38
现在的数码单反是什么快门??

单反一般都是焦平快门,钢片的,微单就不好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1 14:47 |只看该作者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8-1 13:02
本人在用650mm镜头时,手持机时,ISO一般都定在640或800。

手持650mm的镜头,烧兄铁手呀!不知快门速度用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1 14:49 |只看该作者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8-1 13:03
太低了好像不行。也不知道是不是臂力不够的原因。

别跟自己较劲,该上架子就上架子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1 15:23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25-8-1 14:44
单反一般都是焦平快门,钢片的,微单就不好说了。

刚才用“B”门试了一下,应该是钢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1 15:30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25-8-1 14:47
手持650mm的镜头,烧兄铁手呀!不知快门速度用多少?

这东西一般都是拍鸟玩的,用的都是光圈优先,基本上不考虑速度。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1 16:17 |只看该作者
季风 发表于 2025-7-30 14:37
刚才检查了一下,还有一个“白平衡”没有说,其实白平衡就是色温的另一个说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各种不同色温 ...

谢谢老师的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