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里很热闹,上海这边白天的台风还没过去呢,又说是晚上来海啸。我上午冒着风雨去医院拿了药再到公司,虽然打着伞,裤腿和鞋子还是湿了。随即就看到新闻,气象那边发了海啸黄色预警,说是海啸要对上海造成灾害性影响。我岳母家在金山,虽然开车去海边也要一个小时,跟我老家山城五莲开车去海边差不多,但我还是上网查了一下可能的影响。这事没人给个明确的答案,但综合各种信息得出的结论就是——没影响。没影响就好,然后就有了各种心情去调侃。就连远在五莲老家的大表姐,都在家人群里向我和在北京的表弟喊话:“你们上海北京还能不能住了?实在不行,就都回来吧。”
虽然没啥大破坏,但面对极端天气,上海还是安排转移安置了28万多人。我挺喜欢这种官方应对灾难的态度,防患未然,如履薄冰。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普通人对未来悲观一点,可能更好。毕竟真正能踩中风口的是少数,天命所归和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也是少数,更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当然,也不能指望普通人能够规避所有风险,只是一些明显的”瓜田李下”这种事儿,还是能免则免。就像武汉大学那男孩一样,知道自己忍不住要抓了,就尽量离女生远点儿,后面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事儿。毕竟,你遇到什么人是很难说的,有些事哪怕法律撑你,那付出的维权成本也太高。
我是谨小慎微的人,谈不上生性如此,小孩子胆子也行,但后来遇到一些事就变了。看武侠小说,里面有句话叫“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深以为然。很多时候,胆子大只是见到的少。中国总体治安在世界上算是很不错的了,但很多事虽然概率不高,遇到就是大麻烦。所以,我仍然不建议深夜一两个女孩子出去吃烧烤,虽然唐山那种打人的事的确概率也没那么高。怕湿鞋,就不要老去河边走,如果忍不住要去,就尽量做好各种防范。如今大家的维权意识都更高了,适当学点法律知识也很有必要。学法,不但要了解法律什么时候能保护你到什么程度,也要了解它可能在什么情况下给不了你什么保护,至少是给不了及时保护。
如今走路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上下楼梯和过马路的时候。我看着有时候也会为他们捏一把汗,人潮汹涌,车水马龙,有个磕磕碰碰,手机摔了是小事儿,人摔了就是大麻烦。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又是一句老话儿。今天这篇文章里好多老话儿,接下来这句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到底是多大的自信,认为你绿灯走人行道就一定安全呢?警察、老师还是父母教给你呢?他们应该也只是告诉你,绿灯你可以走,红灯方向的车不能走,但从未告诉过你,那些不能走的车就一定不会走吧?我一向提醒我儿子,即使是绿灯,过马路也要注意车辆。
法律只能保证给你一个撞你的人必须陪你的判决,但它甚至就连你一定能拿到足够赔偿都无法保证,因为不确定对方有没有那个家底和足够保险。更不要说,你竟然指望法律能绝对阻止别人的违法行为,监狱里那些都是干嘛的?大部分都是法律没拦住的。自己多加点小心是有必要的,普通人已经过得很不容易了,辛辛苦苦卷了二十年,老天保佑找了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身体也还算健康,这已经超过很多人的运气了。父母,甚至可能还有老婆孩子都还指望你呢,你自己一个不小心嗝屁了或者躺床上去了,你和你家人过去那些付出算什么呢?有些事是命,那是真没办法,比如学土木和搞教培的突然收入暴跌;你明明可以避开的明显的风险,自己非要去作死,这不是活成了笑话吗?
地震突如其来,跑不掉那是没办法。台风海啸洪灾啥的,但凡有预警,还是要慎重对待,能远离尽量远离。不让去的荒山野岭就别去,不要自己找死,还给别人添麻烦。去陌生的地方,牢记安全第一,陌生人扎推成一团的热闹,少上去凑,免得自己也成了热闹的主角或者炮灰。有些事不得不信赖别人,但是别那么信赖。比如东北大学去厂里参观的那些学生,安全的确是厂里的责任,但是事关生死的地方,别那么信他们。好不容易读到985了,出了事儿,补偿款堆不出一个活人来。这话不是冲死者说的,是冲以后去到工厂里的年轻人说的,不管是不是985的。自己,才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也是句老话,不是替渎职者洗白,他们该抓该杀都要处理,但是,自己多加小心有必要的。
食品安全,这个都懒得说了,建国这么多年了,搞成这样。个人能做的不是很多,但有些很便宜的那种外卖,尽量还是少点。如果有条件,自己辛苦点做了带饭更靠谱一些,也不贵。我如今在上海办公时午餐通常就是带饭,基本上就是一菜一饭外加一个洗干净的西红柿或者苹果香蕉之类的,凑合一顿。没几个钱,至少干净卫生能吃饱。当然了,如果你收入还可以,也没必要像我这么抠门,外面那些连锁的快餐厅的食品安全大致也还是过得去,一个人三十来块钱差不多能搞定。还是很怀念济南的超意兴,在那边我十五块钱就可以吃得很开心了,荤素都有,还有免费的玉米粥。
《人生几何》的文字我写完通常随手就趁热发了,都懒得回去看,不要说结构和立意了,错别字都懒得改。不过,这篇即便不回头看,我也知道爹味很重。我这人虽然抠门了点,但总体上人不坏,心还有点软,有些事还是愿意跟年轻人说说。至于是否听得进去,其实也不是很在意了。就像很多次重申的,对我的建议听不进去的人越多,我越敢建议,听从的人越多,我反而会不敢说了,因为,担不起那责任。
都是第一次活(或许都是),这辈子都是摸索着吧,仅供参考。超意兴那个不是广告,适用于任何有实体门店的、价格优惠的连锁餐饮店。想起二十年前刚到上海的时候,跟我一起工作的有个东北男孩,他每天午餐就只吃包子,几块钱就能吃饱,省下的钱都拿去充钱玩网游了。多年未见了,我早已忘了他的长相和名字,只记住了这件事。他是学计算机的,按说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希望他后来发展都好。
河蚌赌徒 2025年7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