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8-6 15:43 编辑
稻垣浩执导的动作片《忠臣藏》里,反派人物吉良义央戏份虽不多,但做为贯穿故事的主线却很重要。旗本、大名,乃至纲吉将军本人对这个“万人嫌”的吉良并无好感,对赤穗藩浪士的复仇采取的是默认甚至赞赏的态度,遂使他们的行动得以成功。 正方的赤穗藩谈不上是赢家。死了包括藩主本人、四十七义士在内的那么多人,只换得吉良一条贱命。倘只以死人多寡论胜负,身为输家的吉良可谓占尽上风。 历史上的吉良义央是不是卑鄙小人似乎还有争议。但古而今似乎一直少不了与《忠臣藏》相似的矛盾:厌恶吉良却不追究他的责任。欣赏四十七义士又将他们赐死。 个中缘由说起来也简单:吉良虽坏,但他决不会做出殿内拔刀一类触犯规则的蠢事。浅野再冤,却在不当的场合拔刀在手。虽则他针对的只是吉良,挑战的却是幕府的权威。在将军家的规则面前他与四十七义士的是非曲直就成了枝节小事了。 有观点以为历史是由强势的、重量级人物创造出来的,我以为未必如此。吉良一类的卑鄙小人也有创造历史的能力。强势人物靠着能够自由支配的权力、人力、物力主动地创造历史,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卑鄙小人则靠他的存在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来拨转历史走向,他在主观上未必知道自己正做着改变历史的大事。 古今中外这种万人嫌的、却又总能灵活地规避惩戒,像打不死的小强一般落地生根的小人无处不在。他可能属于弱势群体,却不像大多数弱势人群那般安分守命,而是集合了弱势群体全部负面的怨恨、嫉妒、无赖。正事全做不来,败事总少不了他。 有人以为这种老鼠般损人未必利己的家伙虽教人恶心,对大局的影响总是有限的吧。其实不然。人君若对他们听之任之,久之这些不起眼的小人必会毒化人们赖以存身的环境,混淆人主、大众的视听,改变健康的思维。使正确的行为显得可疑,谬误显得不无道理,正常的显得不正常,不正常的习以为常。有了这样的小人,贤能之士不敢放手作为,奸佞之人总会有可钻的空子。 小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没有天敌。与他一般庸庸碌碌的人不敢招惹他,正人君子不愿污了自己的手,权势人物留着他不仅是不屑,更可能出于用他制约那些有可能轻藐自己权威的人。如此便只剩下浅野内匠头长矩这种世不二出的二百五来收拾他了,却为此付出了不堪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