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庄子以别
查看: 105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庄子以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16 1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读了《庄子》头两篇,《逍遥游》和《齐物论》,经过反复的阅读,弄清楚庄子想谈的是什么问题:做人的境界问题。

     庄子知道,生死是流转的,人生在世不过一场梦,终归于空寂。既然如此,人们不得不问:人生终归空寂,这辈子怎么过,有差别吗?这么提问的人,马上面临一个关键的选择:你选择人生虚无,还是选择人生有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如果不做此问,则此生未经选择,只是盲目地活了一生。

     一个人如果做了此问,则必须回答自己。庄子的答案,当然是选择了人生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否则他不能谈人生境界的问题。自此,就可以避免人们所批判的,老庄的学问是教人虚无的学问。

      人生如果有意义和价值,那么人的境界就是有所差别的。或者这是反过来证明的:因为人生的境界有高低,并且有意义,所以证明人生不是虚无的。

      庄子的境界高到哪里去了?《逍遥游》没有直接的论述,而是通过讲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这样的意义。

      有条叫鲲的鱼,有只叫鹏的鸟,不知几千里那么大,鹏张开的翅膀如垂天之云,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


      庄子还进一步嘲笑蝉和小斑鸠说: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庄子进一步点出大小境界的不同:小智慧不如大智慧,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平明与黑夜,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就是说,夏虫不可以语冰的含义。


      小麻雀不懂鹏的境界,所以,站在自己的境界去嘲笑鹏所为。这是庄子对境界大小的区别。以及大境界的人,无法让小境界的人去理解。大境界的人是不被理解的。


      那么,庄子的这些大境界,对于人生有何用处和意义?庄子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庄子有个朋友,叫做惠施,觉得庄子说的话大而无当,举了两个例子反驳这种大境界没有用处?一个例子是他有个大葫芦,重达300斤,用来装水也不行,用来舀水也不行,太大太重,不好用。暗指庄子的境界太高太大,没什么用处。庄子笑话惠施说:你只会使用小器,而不善于运用大器,这是你的固有偏见。现在你有三百斤之重的葫芦,为何不将其考虑制成大船,浮游于江湖之上?你却担忧它大而无用,这岂不是你心中仍有俗见?”


      惠施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都被庄子反驳,说庄子只是固执己见,不会使用大的东西。


      庄子之见,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处。只是人固执己见,不会用罢了。这大的人生境界有什么用处?对贩夫走卒而言,赚得一日三餐最重要,庄子这种大境界赚不来半个铜板,有什么用处呢?


      可见,在这本属虚幻的人生中,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大境界,不仅仅不被小人理解,也不被小人所用。大境界的人,如果总是想被这世俗之人所理解,苦口婆心去说,全是徒劳无功的事。


      最后,庄子又借惠施举例,惠施说他有一颗大树,这棵大树,不能用来烧柴,也不能用来做栋梁,嘲笑庄子的言论和这棵树一样大而无用。庄子当然反驳并点明了逍遥游的主题:这么大而无用的树,你完全可以用它来遮荫,躺在树下,逍遥快活,不用担心它被砍去,人生哪里还有什么困苦呢?再次说明了,像惠施这样的人,只是不懂得利用人的大境界,获得逍遥人生的精神境界。


      然而,庄子是不是谈到这里,就无话可说了?其实,这一篇《逍遥游》,仅仅是告诉世人,为人有至高的境界,此境界有其妙用,然而,面对那么多的质疑,这种境界又是什么内容呢?具体又有什么用处呢?这是《齐物论》要展开谈论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16 11:37 |只看该作者
      庄子表达了一种自我高贵的人生境界态度。这种自我高贵的态度,本身是被置于死亡的虚无之下的;这有点荒谬,所以,我们理解庄子,都需得站在相对价值的位置上去求取。
     相对的存在,和相对的幸福,相对的价值;人生幸福和价值,不能建立在绝对的意义上。人就像一朵花一样,它开过就灿烂了,没有永恒,灿烂就是它的意义。

     人的智慧的根本意义,在于造物主让我们知道这一切。假如我们并不知道,那么我们就无所谓;上天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就能,也应该去寻求。

     庄子继续谈他的人生境界,在《逍遥游》中,他曾给不同的境界做了一个划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什么意思,先别管它,可以把至人、神人、圣人,理解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齐物论》开篇,谈的是至人的境界:无己。这和佛家的无我的意思十分类似。至人无己是什么样子的?他借用南郭子綦和他的学生颜成子游的对话的方式来表达的。南郭子綦那天倚在茶几上,缓缓呼吸吐气的样子:形容枯槁、心如死灰。颜成子游察觉到老师与往常不同,问为何如此呢?南郭子綦回答说:你问得很好,你知道吗?我已经忘我,或者说无己,或者说无我了,原文是“吾丧我”了。然后用人籁、地籁、天籁,来说明这种无己的境界是什么。人籁是人吹竹笛的声音;地籁是大风吹大地各种窍穴发出的声音;天籁是什么呢?原文是这么解释的: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要理解天籁的含义,就要对应无己的境界。或者反过来也一样,要理解无己是什么境界,就要理解天籁的含义。无己、无我,就是忽略了个人的主观,把自己置于大道之中,任由自然的变化;所以,天籁之音,不是一种声音,而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有一种主宰的力量,然风吹万物发出声音,又自己平息。这也是道的境界。所以,其实,庄子表示,这位至人南郭子綦在无己的境界之中,和天籁结合在一起了。这,大概也可以解读为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接着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一段意在表达,大境界和小境界不同的人,表现的不同,谈话的内容也不同,情绪也不同。而所有的不同,都有一个根源吧,还是这一切来源于虚空呢?庄子在寻求一个形而上的根源和主宰,其实他早就有答案,那就是道。但道乃形而上的理解,无影无踪,无法凭借感性再去认识了。庄子曰: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我们的智慧已经把握了道的存在,只是不能见其形,道是有作用于这个世界的(有情而无形)。


     庄子接着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语言、成见、是非的相对性问题。他说,一个人是先有成见,才有是非的见解的。如果说一个人没有成见,就有了是非观念,就像一个人说今天要去越国,昨天就到了一样荒谬。所以,是非来自于成见,成见,基本上就是偏见。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扯是非,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是和非,本来就是彼此相依的关系,就像左右的关系。此处,可见老子、庄子,携带着朴素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庄子的总体意见,作为人的大的境界,是要超越是非的片面看法的。他寻求的是超越与统一的。


    这一段:“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大概就是这种超越与统一的意思。把握了这种统一的,就是掌握了“其环中,以应无穷。”他的意见是:自彼则不见。大境界的人,就要放下自己的成见,“莫如以明”,看全局。


     应该来说。庄子超越是非的境界,会带来一些疑问。作为一个普通人,人们都活在趋利避害的物质生活中。我们怎么把是非放下呢?没有是非的世界是不是一塌糊涂了?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是非的世界。所以,庄子错了?此处必须要厘清。为什么我们要归纳庄子的观念的范畴,就是不能把范畴搞错了。应该知道,庄子所谈,皆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问题,是人对自己做的精神自决的问题。他谈的不是一个生活技术的问题。庄子是编草席卖了赚钱生活的人,编草席本身也是一种手工艺,农耕、手工业,都有技术问题,有技术问题,就有是非对错的关系。人和人相处,也同样如此,是有是非对错的问题的。难道庄子是叫我们两眼一抹黑,编草席可以胡乱编,家庭生活,也没有了伦理道德的对错,可以随便搞了吗?至少这两篇文章中,庄子没有这样的建议。所以,要仅仅的把握庄子的超越是非的是什么范畴的问题。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个人精神自决的境界问题。技术上,一个人应该要明晰编草席或者婚娶礼仪、政治的种种是非错对问题。否则人类文明无以为继。但是在心态上,应该超越并且安然于大道之中。一个人在精神上,把自己归于大道,与万物并生并死流转,就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困苦了。还有什么好牵挂的呢?

     我是这样接解决庄子对于超越是非的问题的。超越是非境界的人,就不要再去掰扯是非了。庄子云:是非是无穷的。而人却是有限的存在,陷入是非的掰扯之中,形同把自己抛进最低层面的牢笼之中。正确的人生态度:你扯任你扯,清风拂山岗,至人自逍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16 11:38 |只看该作者
     庄子接着讨论了两个个议题。语言问题,辩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庄子只是察觉到了某种自相矛盾的关系,其实他没有在哲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他在观念上,要超越是非;他需要表达这个观念,但是观念一旦表达出来,这个观念马上就变成一个“是”。不管这个观念是关于世界的,还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个“是”。那么,别人是否可以反对呢?庄子无论如何不能禁止别人反对他,所以,马上就存在一个“非”。于是,庄子的观念本身表达的意义,和自己的形式,就产生了矛盾。其自言曰:“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意思是说:现在我所说的这些话,不知与前面讲的道理是同类还是不同类?无论同类或不同类,只要将它们都视为一种“言说”,便与前面讨论的事物没有本质区别了。即便如此,请容我尝试说明。然后他又做了一番说明。我们不用管他又做了什么说明,其实不过是在前面的“是”,增加了更多细节而已,他不能在逻辑上解决问题。这和佛家曰:不可思议。是一样的逻辑困境,都不可思议了,还思议什么?不可思议本身就是一个思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里不扩展探讨了。

     庄子讨论的另外一个辩论的问题:“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大概意思是:你和我辩论,你赢了我,或者我赢了你,能代表你是对或者我是对的吗?或者是有一个对一个错,还是两个都对,两个都错呢?谁能做这样的裁判呢?这个裁判如果是和你看法一样,或者和我看法一样,或者和我们看否都不一样,他都不能做这个裁判啊。


     庄子超越了是非的同时,这里倒也模糊了客观的真理。我们现在都知道,自然世界存在真理,人类社会也必须存在真理。辩论不是单纯的不同角度的是非的掰扯,否则庄子本身的见解也就立不住脚了。我们还是要把庄子的境界保留在个人精神自决层面去看待。


     庄子超越了是非,也超越了生死;最后以庄周梦蝶结束全文。庄周梦蝶,已经无所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唯一有意义的是哪个觉知的主体。做蝴蝶的庄周,偏偏然地飞舞,很快乐;而做人的庄周,身体笨重的躺在床上。不管怎么样,觉知的主体知道,物化为什么形态,有什么区别呢?可能是蝴蝶更快乐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16 11: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小大之别,就不是齐物,也不逍遥
万物各适其适为妙
小鸟笑大鸟,这是小鸟的浅见。大鸟若反笑之,一样肤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16 11: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养身主又短又平易,从这篇入手要容易些,读熟了养透了,牛刀在手,庄生自解:)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16 11: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5-8-16 11:48
有小大之别,就不是齐物,也不逍遥
万物各适其适为妙
小鸟笑大鸟,这是小鸟的浅见。大鸟若反笑之,一样肤 ...

这个问题比较深刻。
庄子常常笑惠施。
庄子本来说超越是非,却常常和慧施争论是非。
佛家常说无话可说,但你看那千言万语。
可见,意思在语言之外。用语言说语言无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16 11: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5-8-16 11:51
养身主又短又平易,从这篇入手要容易些,读熟了养透了,牛刀在手,庄生自解:)

解决了前面两篇,后面的就简单了。读了二十年佛经和哲学,那里会担心难不难的问题。只担心自己没耐心仔细理解它。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16 12: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推开众妙之门不易,
让众生各安其好也难
这中间都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和智慧的手,和备受不解和磨难而利他之心来平衡
我们很少愿意换位思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16 1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5-8-16 11:55
这个问题比较深刻。
庄子常常笑惠施。
庄子本来说超越是非,却常常和慧施争论是非。

那是斧与质的游戏
老伴一死,庄子放歌。惠子一亡,庄子大哭:)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16 12:06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8-16 12:00
推开众妙之门不易,
让众生各安其好也难
这中间都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和智慧的手,和备受不解和磨难而利他 ...

人生的境界属于自己的。
它不是救世主。老子的圣人之学和庄子的逍遥对象不同。老子为统治者建设宏大心理,庄子为普通人建设人生境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就是只有天地和圣人,才能让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16 1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16 15:02 |只看该作者
认认真真的码了一下,4600字。
算是一个话别。
自己的想法,都在这篇大文章里了。
读书的人,注定是孤独,他的精神世界只能在先贤的文字中。
怎么会跟这些没有见识,没有知识,没有思想境界的人发生这么多的纠缠呢?鲲鹏和小麻雀讲它的九万里高空的理想?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就算这是庄子式的自我高贵,隐于陋巷,它也是有价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16 1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哎呀我的天啊,太长了,论金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16 16: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哥一洗车就下雨 发表于 2025-8-16 16:21
哎呀我的天啊,太长了,论金

问好,好久不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16 17: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巧了,我昨天也看了几篇催眠,一只半解的,写树那篇有点感触,活着特别需要“无用之用”点缀。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16 17:52 |只看该作者
吾二悟 发表于 2025-8-16 17:01
巧了,我昨天也看了几篇催眠,一只半解的,写树那篇有点感触,活着特别需要“无用之用”点缀。

怎嘛一只半解了?《逍遥游》,以本人的理解,就是说凡人达不到的境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16 17:58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7:52
怎嘛一只半解了?《逍遥游》,以本人的理解,就是说凡人达不到的境界。。。

为什嘛这么说?因为“逍遥”本义即“霄遥”。。。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16 18:03 |只看该作者
庄子思想本身已经充满矛盾,而你则在矛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当然,以你的思维水平,也确实看不出庄子的逻辑困境。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16 18:05 |只看该作者
你们首版能看出来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16 18: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7:52
怎嘛一只半解了?《逍遥游》,以本人的理解,就是说凡人达不到的境界。。。

神兄这个说得坦然……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16 18:17 |只看该作者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5-8-16 18:12
神兄这个说得坦然……

是啊!至于说“霄”、“遥”,这可以查字典的。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16 18:20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8:17
是啊!至于说“霄”、“遥”,这可以查字典的。哈哈哈

嗯,再至于说“逍遥”,那只能说,能霄遥,当然就逍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16 1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8:17
是啊!至于说“霄”、“遥”,这可以查字典的。哈哈哈

这查字典还得帮着查?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16 18:29 |只看该作者
九眼天注 发表于 2025-8-16 18:27
这查字典还得帮着查?

这个不必要吧?谁心中没个数哇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8-16 18:36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8:29
这个不必要吧?谁心中没个数哇

这也就是看到有这个帖子,随缘解释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16 18:40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8:36
这也就是看到有这个帖子,随缘解释一点。。。

暂时也不宜多说啥,别搞得还得搬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16 19:14 |只看该作者
神机妙用 发表于 2025-8-16 18:40
暂时也不宜多说啥,别搞得还得搬

这文字相的颜如玉与实际的颜如玉是不是长得一样的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8-16 20:42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问你。

既有庄生晓梦迷蝴蝶,蝴蝶庄生两相疑,则玉与粪池谁是谁?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8-16 20:43 |只看该作者
和光同尘最终难道不是尘光两忘?

哪来的粪池?
哪来的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