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带着他的朋友去吃了一顿西贝,十五个菜花了八百多马内。对老罗这种不差钱的锤子,按说这都不是事儿。
只是,没想到,据说当时吃的喝的兴高采烈的老罗,赚了西贝积分的老罗,出了西贝的门就开始吐槽,槽点挺扎眼:一,西贝很贵,二,西贝是预制菜。
此言一出,顿时引爆热搜。
西贝当家人,董事长贾国龙嗷一声就不干了。迅速反击,反击也挺狠,第一,把老罗点的十五道西贝菜,作为他旗下所有店面最新推出的罗永浩菜单,你可以点全部,也可以单点,前提是不好吃西贝不要钱。第二,直接去衙门递状子,怒告锤子罗说西贝是预制菜。
资本之间的游戏看起来就这么直接,撕起来真不一定有街头大妈们干架。这时候,身段,身形,姿势都不重要了。
老罗自然也不闲着,直接拍出十万马内,悬赏有关西贝预制菜的线索。
说老实话,没吃过西贝,甚至都没见过这个连锁品牌。但是,看老罗和西贝自己晒出的那张菜单说,十五道菜,八百来块,算不上贵的离谱吧,综合平均一下,一道菜也就五十来块钱,何况还有就餐环境,还有人家给消费者提供的所谓“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
就这标准,就算没吃过西贝,也吃过一顿花个三五百马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好吃,不好吃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老罗说不好吃,西贝贾说:就这个菜单,你们来点,不好吃不要钱。
接下来才是重点。西贝的那纸状子,状告锤子罗说他们是全部的预制菜。西贝倒也坦诚:我们确实有一部分自己的中央厨房统一加工,然后门店派送的食物,但是,我们这不算预制菜。
预制菜官方未给出具体定义,常见定义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经预加工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中国烹饪协会标准指出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预加工和/或预烹调制成的预包装菜肴。
我敢说所有的人几乎都吃过这类东西,所以,现实如此而已。
预制菜是否合理合法,按照存在就是道理看,早就是事实存在了。
按照老罗的思路看,也不能说没道理,我花了八百多马内,你给我整出了十五道都是事先弄好的半成品,最多你们的厨子下锅扒拉一下,这不是糊弄人是啥呢?
西贝贾的意思也很明确,我不排除有这样的食物,但是,更多的是我们现场加工制作的。
官司这就来了。有钱人好玩就在于,来了脾气就用钱说话,所以,这其实是两头资本兽的“对决”。
作为吃瓜看客,我手里拎着自己刚在海边早市买来的鱼虾肉新鲜的蔬菜,可以肯定的说,至少目前我不预制了,自己回家慢慢整。
择菜,洗菜,收拾鱼虾,每一道工序都得认真点。
因为糊弄谁都不能糊弄自己是不是?
|